关灯
护眼
字体:

五百零四 人死以后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荀子亦法亦儒,理论之正为世之主流所公认,其葬礼之说无疑是一种基于习俗礼仪的公论——葬礼的基本程式是必须虔诚遵守的,是不能轻慢亵渎的。



    之所以花许多笔墨来讲述有周一代的丧葬礼仪,不仅是为了解释卫姜夫人简化弃妃乌日娜丧仪背后所隐藏的深意,更是为了使人们理解之后得悉隗多友死讯后召伯虎那种哀恸与绝望的心境。可堪为国之邸石的一代名将,落得身死塞外,连个稍像样点的丧仪都做不到。

    如此这般第一套程式完成之后,家主方正式向各方报丧,渐次进入正式的丧葬程式。



    自远古以来,葬礼从来都是礼仪之首,最忌擅改程式,最忌省俭节丧。古谚云,死者为尊。又云,俭婚不俭葬。说的便是这种已经化为久远习俗的葬礼之道。到了后世,丧葬程式虽已大为简化,然其基本环节并没有触动,人们对葬礼的尊崇也几乎没有丝毫改变。


    招魂之后的置尸,是对死者尸身做最初处置,为正式入殓预为准备。一宗是楔齿:为了防止尸体僵硬时突然紧闭其口,一旦确认人死,立即用角质匙楔入死者牙齿之间,留出缝隙,以便按照正式确定的葬礼规格入殓时在死者口中放置珠玉;再一宗是缀足,将死者双足并拢扶正,用死者生前用过的燕几压住双足并以麻线绳捆搏固定,拘束双足使之正直,以便正式入殓时能端端正正穿好皮靴。



    置尸就绪,家人立即设干肉,肉酱,醴酒做简朴初祭,并用帷幕将死者尚未正式入殓的尸身围隔起来,帷幕之外先行设置供最先奔丧者哭祭的灵室(尸身正式入殓棺椁之后,始设与葬礼规格相应的大灵堂),此为奠帷。


    时当战国中晚期的大师荀子有言:「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送葬者不哀不敬,近于禽兽矣!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


    不过此时,跋涉于茫茫沙漠中的召伯虎还不能预想到不远的将来,他将面对的是怎样的不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尸,是立即将死者尸身抬回府邸的正房寝室,谓之寿终正寝死得其所。



    移尸正寝之后,立即请来大巫师依照程式招魂。大巫师捧着死者衣冠,从东边屋檐翘起的地方登上府邸最高屋脊,对着北方连呼三遍:「噢嗬——某某归来也!」而后将死者衣冠从屋前抛下,家人用特备木箱接住,再入室覆盖在死者身上,魂灵方算回归死者之身。

    五百零四  人死以后 (第1/3页)


    按照久远成欲的丧葬礼仪,无论死者葬礼规格将如何确定,死后都有必须立即进行的第一套程式。主要是四件事:正尸,招魂,置尸,奠帷。四件事之后,死者家族才能正式向各方报丧,而后再继续进行确定了规格的丧葬礼仪。

阅读西周长歌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