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九章 确定投资(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时,她也说了西方电影节的获奖电影存在着审美方面的共性…



    也就是说你想在欧洲电影节拿奖,伱必须要从欧美角度思考…

    “取巧?哪里取巧?”



    沈旭东随意举了个例子:“比方说我们以三峡移民为素材,拍一部反对三峡建设的电影…前半段用记录手法刻画一个安逸、落后的世界,后半段则是移民后的不适应…”



    管唬愣了一下…


    沈旭东接着道:“我们经常说,一部获奖电影的元素——阶级、民族、教堂还有体制,随意组合…”



    “照你们这么说,那拿奖岂不是很简单?”

    而且…她对电影技术尤其是10年之后的技术所知甚浅,善于用理想与正义圈粉,学术的规则也比谁都玩得溜…



    话虽如此,她的《电影理论与批评》还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关于第五代、第六代迎合西方审美的论断…


    这个当然不能苟同,对于电影的评判标准应该客观而多元,一部电影上映之后,作为学者和普通观众,大家当然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



    不能说因为你是电影学者,你说的就是标准!


    首先她肯定了西方电影节的艺术性——对抗好莱坞商业电影。


    她直接说了,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内容多展现未开化、奇观性质的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滞后性…


    “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就是觉得太取巧了…”顿了顿,沈旭东接着道:“反正我们学校的同学都不太看得上这类电影…”

    沈旭东说完这些,然后道:“同理,可以得出结论,第六代导演们的作品可能是好作品,但在拍摄的时候,心态也可能是复杂、微妙或者无奈的,但其作品受到西方电影节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你不喜欢这类电影?”

    她是研究电影理论的,所以,自然而然站在精英立场,她的理论都是把电影完全当成一种艺术品的基础上做出的…



    所以,她认为《归来》是烂片,我们院线上映的大多数电影是“非电影”,观众是“非观众”等等。

    第五十九章 确定投资(3/4) (第1/3页)


    《电影理论与批评》是戴锦华教授的代表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