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2章 香江来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年的最后一期刊物完成上市,并不代表编辑部的工作告一段落。



    相反,大家比之前更加忙碌了。

    他跟老蒙吹归吹,但搞起创作还是要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电视剧他穿越前看过不止一次,剧情也记得大概,但要想完整的刻画出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权谋,没有大量的史料做支撑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的。



    他上一次像这种状态,还是在写《套马人》的时候。


    周末的下午,国家图书馆。



    林为民从一堆史书和古籍当中艰难的抬起头,低了一天的头,冷不丁一抬起头来,颈椎发出了阵阵哀鸣。

    林为民喝了一口水,问道:“你那篇写的怎么样了?”



    最近,佟钟贵正在尝试创作他人生中的第一部中篇。



    前一阵林为民开始新书创作,得知他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佟钟贵自告奋勇的来帮忙。



    佟钟贵非常好奇,像林老师这样的大作家是如何创作一部的,能够这样亲身接触一次,不仅是满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读者们和评论界对于《当代》的褒奖让整个编辑部都很受用,连社里也因此对《当代》提出了表扬。



    近几年,随着《当代》销量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当代》编辑部在社内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在这期专号推出之后,刊物上所推出的作家和作品们固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好评。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评论家赞扬《当代》的这种勇于推陈出新的精神。


    林为民有时候也会猜想,老蒙除了资历够,最关键的大概就是把《当代》弄的有声有色,在社内犹如鹤立鸡群。


    因为大家不仅要忙着85年第一期的内容,还要忙着林为民给安排的长篇精选丛书的事。


    除了编辑部的审稿、组稿,社里、编辑部的行政事务,最关键的是他的新作品现在已经开始动笔,每天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搜集资料和写作这两件事情上,几乎是皓首穷经一般的查阅各种史料、文献。

    越到年底越忙,这让大家怨念很大,这也就是看在月奖的面子上。



    跟大家相比,林为民同样不轻松,准确的说,应该是更忙才对。

    这年头的刊物,一年能捧出一两个像样的青年作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可是《当代》不一样,它总能在大家看不到的犄角旮旯里挑出成堆成堆有才华的年轻人,并且如伯乐一般将他们推到文坛和广大读者面前。

    第262章 香江来电 (第1/3页)


    进入十一月份,《当代》今年的第六期刊物“山西作家专号”一经面世,便在国内文坛和读者当中引发了很大的反响。

    这年头,查点资料真是太难了。



    林为民无比怀念后世坐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就可以获取无数信息的轻松写意。



    “林老师,您喝点水吧。”佟钟贵将水杯推到林为民面前。


    他从进国文社便是林为民带的,按照这个年代的说法,他得叫林为民一声“师傅”。



    在国文社,大家一般都称呼“老师”。尽管在国文社,佟钟贵见谁都称“老师”,但对林为民的这一声“老师”,是带着与众不同的感恩的。

阅读1980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