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5章 炙手可热的“年货”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还好,被编辑改稿子,心里不会有什么负担,反而会高兴。



    碰上那些有名望的作者,多是心高气傲的酸腐脾气,就不乐意了,荣世辉最后落得里外不是人。

    这话她说差了,去了作家编辑部,老荣临退休混了个副总编。



    从荣世辉家探病回来后的两天,林为民情绪有些低落。



    元旦前,林为民借着年终岁尾的借口,把几个退休老头儿叫到了东来顺。


    “老荣最近身体不好,今天咱们烟酒就免了,多吃点肉!”林为民说道。



    覃朝阳感叹道:“这岁数越来越大了,也就吃点羊肉好消化!”

    什么领导?大家都是离退休老干部,见面比的就是谁腿脚利索,谁吃饭不用人喂。



    荣世辉咳嗽了两声,看着老伙计们聚在一起斗嘴,脸上不禁露出几分畅快的笑容。



    颜文景问道:“世辉啊,你这个病大夫怎么说的?”



    “没什么,就是慢性病,天天得吃药,隔三差五去医院检查检查。”



    几人随意的聊着,铜火锅内的汤汁沸腾,羊肉下锅,片刻功夫便已烫熟。



    这帮老头儿们平时上了公交车得别人给让座,筷子下的比谁都快。



    连吃了几盘肉,颜文景先放下了筷子。



    “到底是老了,吃点就饱了。不敢再多吃了,你们吃吧。”



    牛翰筷子不停,眼神睥睨。



    这身子骨,不行啊!



    几人边吃边聊,大家聚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则喜欢当伯乐,靠他的一双慧眼先找出书稿的问题所在,去动手替作者梳理书稿。



    《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就是这样在他手中诞生的,对这两部经典之作他的修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老荣当编辑当了一辈子,兢兢业业,经手的名著更是众多,他当编辑的风格跟很多同行不太一样。



    一般的编辑审稿子,通常会先挑毛病,觉得不合适,直接打回去让作者修改,或者干脆退稿。


    但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风格,也经常会得罪作者。


    不提去作家出版社的这几年,老荣在国文社当编辑时期做过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卫老太太说过,荣世辉是个出色的编辑,但做不了出色的领导。

    很多时候,稿件进入编辑部,编辑的过程中参与的人数众多,有一审、二审、终审,就跟法院给犯人定罪差不多,每审可能还有不止一人参与。



    等到作品发表、出版,成名了,争功者排着长队,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明镜的,可他却很少争过功。

    进了《当代》当编辑,荣世辉又成了他的领路人。



    后来荣世辉去了作家出版社,联系的倒是少了,但感情始终是在的。

    第475章 炙手可热的“年货” (第1/3页)


    说起来,林为民当年在文研所学习结束后进《当代》,荣世辉是帮了大忙的。

    林为民瞥了他一眼,老头儿这是给他打埋伏呢。



    “你要是能吃饭斗米,肉十斤,我拜你为上卿将军!”



    蒙伟宰凑热闹道:“老覃,这小子瞧不起你,给他个教训!”


    牛翰骂道:“老蒙,我们这群人里,数伱最坏!”



    自从退了休,老牛同志彻底放飞自我。

阅读1980我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