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五章:挖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旁的宁平大儒沉思片刻,便继续道:“应该是遇上了一些比较棘手的事情,等他转醒我们再仔细询问。”



    古云大儒制出的古符,近段时间只给了一個人,那便是宋知书,当时宁平大儒也在场,所以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言语中带着些许担忧,怕真的会出问题。

    为的就是将这篇众人认定的儒家经首,传颂天下,让天下读书人都得到好处。



    里面所阐述的各种道理非常难得,尤其有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更是为读书人指明了一条君子之道。



    众大儒知道这篇经文意义重大,所以在注释的时候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就容易曲解其中真意。


    “虽说我们是大儒,作大学之道的注释,肯定没问题,但问题就在于,即便是我们注解清楚,也比不得真正的言传身教,因为里面的道理我等也未曾完全悟透,可惜。”



    宁平大儒拿着徐元大儒的注解,自然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但心中还是觉得可惜,因为每个读书人读书,都会有不同的意思,可大学之道事关重大,众人想尽善尽美。

    这时候,宁平大儒望向众人开口,然后继续道:“引动天地之音,言传天下,激发天地文气自降,让所有读书人更为直观的理解大学之道。”



    此话一出,大殿中先是一片寂静,一时无语,最后徐元大儒忍不住了:“引动天地之音,激发天地文气自降?何等艰难?不说我们,就算全天下大儒全部加在一起也做不到,这是只有人彻底明悟,亦或圣人讲道时才会出现的异象,你干脆让圣人再生好了。”



    其他大儒们也不由摇头,觉得这根本是无法做到的事情,认为宁平大儒完全就是在妄想。



    因为真的太难了,大儒根本做不到,因为这要得到天地的认可才行。



    这种事情,只有圣人讲道时才可出现。



    “我自然知晓。”



    宁平大儒也觉得不切实际,但这也确实是向天下读书人,传颂大学之道的最好方式。



    众大儒也并未多说什么,准备继续研究,并且完善注解。



    咚!



    可也就在此时,整座大殿突然震动了。



    “怎么回事?”



    所有大儒抬起头,然后相视一眼,传圣殿怎么会突然震动?



    咚!



    咚!



    咚!



    紧接着又是三道声音,但这并不是大殿震动,是天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道悠悠的声音响起,响彻了文院,响彻了整座大周京都,无数人都抬起头,然后看到了终身难忘的一幕,在虚空上,一个个金色的文字铭刻天穹之上,散发出无穷金光,照耀了天地。



    一道道声音,也在此刻不断降下,同时无数的儒家正气汇聚而来,无穷文气降临。



    “这...这是天地之音,有人引动了天地之音?”



    文院传圣殿当中,除古云外的所有大儒都站起身来,而后看向外处的天穹所呈现出的异象,眼中带着惊愕,然后又齐齐望向宁平大儒,刚刚还说不可能的事情,下一刻就出现了.......



    “我也不知。”



    宁平大儒摇头,望着天穹上那一道道金色文字,随后神色震动:“是大学之道,有人诵念大学之道,并且明悟,然后得到天地认可,引起了天地之音,可这个人是谁......”



    不怪一位大儒如此震惊,先不说引起天地之音,单单是大学之道,知晓的人并不多。



    是什么人,会在这时候诵念大学之道,还直接开始明悟了?



    而也就是在众人震惊的时候。



    盘坐大殿中的古云大儒,当即睁开眼睛,然后直接开口:“诸位,宋小友正在明悟大学之道,即将踏上知行境,但他此刻有危险,需我们出手。”



    话音落下,众大儒转过头来,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宋小友?是那位拿出大学之道,并且拥有圣人之姿的宋小友?”



    “他怎会突然明悟,还有古云兄,你说宋小友遇上的危险是怎么回事?”



    “是谁对宋小友出手?”



    几个大儒相继开口,一连询问了多个问题。



    宋知书对于儒家的意义,没有比在场这些大儒们更清楚了,现在古云大儒说对方有危险,一个个自然紧张。



    更为重要的是,在古云大儒口中,此番天地异象,正是宋知书引出来的。



    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宋知书此刻正在做只有圣人才做到的事情。



    古云大儒也开始解释正在太昊剑宗发生的一切,同时开口:“我现在正在进行意志投送,所以没办法说太多,但总而言之,我需要你们相助。”



    说完,古云大儒再一次闭上眼睛,显然那里的此刻太昊剑宗的所发生的事情更为紧急。



    而此时天地之音还在不断降下,一道道儒家正气,一道道文气涌动,散布下来。



    文院传圣殿中,一时间陷入了寂静当中。



    “诸位。”



    不久,听完古云大儒的解释,宁平大儒神色严肃:“宋小友明悟,得天地认可,引动天地之音,自降文气,此番举动,可为天下读书人正心,指明道路,还让天下读书人得到莫大的好处,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不错,如此大才,且被太昊剑宗有心人针对,遭受冤屈,此事切不可能让他们得逞。”



    “所以不能犹豫了,开始凝聚力量,映照真身,降临太昊剑宗,为宋小友正名!”



    “不止我们,传信大周文宫,凡我弟子,映照真身,为宋小友正名!”



    在场所有大儒相继开口,每个人都无比激动。



    即便古云大儒没有说。



    单单是这副天地之异象,就足够他们亲自关注了。



    随即,众人没有丝毫犹豫,全都盘坐下来,然后闭上双眼。



    刹那之间,传圣殿当中,磅礴的儒家正气涌动而出,覆盖了整座大殿。



    他们在动用儒家力量,欲映照真身,降临太昊剑宗。



    与此同时。



    大学之道经文全篇,印刻在天穹之上,随着天地之音的响动,金色的文字上,不断生出儒家正气,然后又化作一道道文气,自上空降落下来,钻入每一个读书人的体内。



    京都,一间小屋内,一名身穿棉服的老读书人正在翻阅文章。



    他五十多岁了,寒窗苦读数十年,但却还在卡入门三境,依旧无法进入知圣境。



    “你说你都读书多少年了,有什么作用?有这时间,还不如在外面找点事做,补贴家用。”小屋内,一个老妇开口,言语中尽是怨气,是老读书人的妻子。



    老读书人没有说话,依旧在翻阅手中的文章,只是双眼已经浑浊。



    妻子的话就像是一把尖刀,插入自己的心脏当中。



    是啊,读书多少年了,有什么用呢?



    老读书人有些迷茫,想要放弃。



    但此时,天地之音响起。



    而在天穹上,一道文气犹如降下,涌入老读书人的体内。



    呼~



    一瞬间,老读书人只感觉神清气爽,体内儒家正气大涨,他睁大眼睛,看着妻子,言语间有些癫狂:“夫人,我......我入知圣境了!”



    同一时刻,依旧是大周王朝境内,山野之间,一个年轻读书人拄着树枝,顶着烈日向前走去。



    “万里路快要结束了,可我依旧没有任何感悟,如何能入知行境?”



    年轻读书人自语,面露苦涩。



    他身体虚弱,脚上的鞋子已经被磨破,身上的衣服也破破烂烂。



    书院的老师让自己行万里路,说走完就能到知行境,可年轻读书人已经快走完了,却还是停留在知圣境,让他心力交瘁。



    咚!



    可很快,山野之间响起一阵沉闷的声音。



    年轻读书抬起头,然后面露震惊之色,因为在天穹上正印刻着一篇经文,上有无穷儒家正气汇聚。



    而下一刻,天穹上降下一缕文气,融入他体内,年轻读书人顿时心神一震动,多年来读的文章在脑海中一一涌现出来,点点滴滴,毫无遗漏。



    “哈哈哈,我明白了,我入知行境了。”



    年轻读书人眼神坚定,大笑着向前走去,几步而出,便入了知行。



    随着天地之音不断响起,天穹上文气下降。



    不止大周王朝,整个天下各地,都出现了相同的情况,几乎低境界的读书人,全都得到了好处,有人明悟,也有人境界突破......



    蜀山剑宗,一座座神峰凌空而立,沉浮在云海之中。



    此地仙鹤翱翔,古兽长鸣,七色虹桥,贯穿八方,连接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久前,古云大儒说是有事要处理,到现在就一直是这个状态,没有丝毫动静。



    李敬大儒知晓,这是在投射大儒意志,需要全神贯注,不然意志的力量就会减少非常多,从而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威能。


    能轻易引动儒家正气,并浮于体外并且不费丝毫力气的,显而易见,这数十位老者全都是大儒。



    “宁平兄,古云兄何时能够彻底转醒。”大殿中,大儒李敬的声音响起,转过头看向不远处紧闭双眸盘坐的古云大儒,略带疑惑。


    “也快差不多了,大儒古符持续力量并不会太久,不过时间也确实长了一点。”


    连古云兄都要用如此长时间处理的危机,肯定不会简单,而宋知书对于儒家而言,意义重大,宁平大儒心中确实也着急,但也觉得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想等古云大儒转醒后进行了解。


    宋知书所写的大学之道,古云大儒等人在得到同意拿到后,每日都在仔细参悟,做出注释。

    “也是,投射大儒意志,需要全神贯注,我们不要打扰。”



    另外一人说话了,是大儒徐元,他站起身来,拿出刚刚书写的一篇文章,继续道:“这是我给大学之道做的一些注释,诸位也来看看,以后若传下去,我也希望有误。”

    数十位身着宽大儒服的老者,正端坐在大殿中,翻阅着经文。



    这些老者头发花白,年纪都很大,看似也非常普通,但每个人都精神矍铄,双眼清明,没有一丝浑浊,举手抬足之间,还有厚重的儒家正气萦绕。

    第七十五章:挖人 (第1/3页)


    大周京都,文院,传圣殿当中。

    “言传身教何其艰难?大学之道的道理,我们自己都很难做到,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又一位大儒开口了,也是南派文府的大儒,他本不在京都,是因为古云大儒的邀请,加上有大学之道这篇经文后,才动身前来,为的就是与众人一起进行注解。



    在场数十位大儒全部点了点头,经文中道理看似简单,可做起来就不是一回事了。


    即便大儒,想要做到完全一致,也艰难异常,更别说为天下读书人言传身教了。



    “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无需注解,也无需言传身教。”

阅读儒剑仙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