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寻找鉴定清明上河图的关键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药不然敛起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双目闪过一丝狠戾的神色:“你等着瞧就是,也该轮到我显显手段了。”



    我一时间不知该说声谢谢,还是继续保持敌视。好在药不然也没指望我有什么回应,一挥手,转身离去。

    “拓碑。”老徐眼皮都没抬一下。我一愣,想不到居然是这种活。



    拓碑也叫墨拓。古代没有复印机,也没有照相机,如果想把石碑上的文字原样复制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墨拓。这东西原理和雕版印刷很像,就是将白纸湿贴在碑面,与碑文凹凸嵌合,再在上面施墨,然后揭下纸来,碑文就算是原形拓下来了。所以拓片多是黑底白字,跟反白底片似的。



    石碑太重,移动不易,因此古玩界流通的,大多指的就是石碑拓本,也叫碑帖。这类东西号称黑老虎,价值很高,但赝品也极多,稍不留意就可能被老虎坑得血本全无。


    墨拓没什么神秘的,充其量是一门手艺罢了,我虽然没怎么实际操作过,但基本情况都还算了解——靠这个就能让我恢复心境?我在心里暗中疑惑地嘀咕了一句,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不过老徐这人闷不作声,估计问他也没用。我便很干脆地直接上床睡觉,看看明天他们有什么花样。

    看来老徐在这里的主要工作,估计就是拓碑。明明现在大家都用相机了,他还坚持用这么古老的法子,加上他屋子里那少得可怜的现代发明,可知这是个颇有古风的隐士。我看了他一眼,忽然觉得这个沉默寡言的家伙挺有意思。



    “今天,把它拓好。”老徐一共就说了六个字,就离开了,都没提拓碑要注意些什么。



    算了,不说就不说。关于如何拓碑,我在书里看过好多次,经手的碑帖也有那么十来件,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若不能在这里养好了心境,给你一年时间也没用。”药不然一句话把我顶了回来,然后又宽慰道,“烟烟那边我会想办法,就算捞不出她,也不会让她吃着苦。”



    “关键是戴鹤轩。”我忧心忡忡。他是拯救五脉唯一的希望,但赌斗失败以后,我手里已经没有筹码去跟他叫板了。就算我在这里修成了正果,还能有什么用?药不然看穿了我的心思,他捏着下巴冷笑一声:“这个你放心。今天咱们不算全无收获,我在那个神棍家里注意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很值得做做文章。”


    “老朝奉说了,时候到了你自然就会知道的。”



    我眉头一皱:“烟烟还在牢里,刘老爷子在北京也最多能撑一个月。我们的时间,可没那么多。”


    “是什么?”


    车子开走以后,我转身走进了这间山中小屋里。看得出来,这里原本是军队营房,现在被改造了一番,里面只有一张简易的行军床,其他地方都被石碑、青方砖、各种质地的白纸和一些古怪的器具填满。还有一个大书桌,上头堆着一大堆书和稿纸。


    我心想既来之,则安之,看看他们耍什么花样,便问老徐:“明天做什么?”

    我注意到,除了行军床以外,这里看不到一点现代化的气息。纸是宣纸,一卷卷装在竹篓里面;桌上没有钢笔和圆珠笔,只有两管毛笔,还有一块墨和一方砚台,都是文具商店卖的大路货,跟名贵不沾边。在营地的另外一头,居然砌出了一个灶台,上头是一口大黑铁锅,旁边柴火整整齐齐码成一堆。屋顶上吊着一盏煤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你睡床,明天六点起来。”老徐指着行军床。

    药不然对我说:“行了,你就踏实地在这里待着吧,我走啦。”我有点发愣,这么简单就算是交代完了?药不然道:“老徐可不是哑巴,他就是这么个寡言的人。”



    “那什么时候你来接我?五天?十天?”

    第23章 寻找鉴定清明上河图的关键1 (第2/3页)


跟他简单地握了握手。我注意到他的手掌特别大,虎口有老茧,应该是个石匠。老徐打量了我一下,什么都没说,带着狼狗回了屋子。

    第二天早上蒙蒙亮,我正睡着迷迷糊糊,忽然感觉有人在拽胳膊。我一睁眼,看到老徐家那只狼狗正在扯我的袖子。我起了床,老徐已经在铁锅里熬了一锅粥,还有几袋榨菜,碟子里还放着几片熏黑的腊肉。灶锅熬粥就是比电饭锅强,米粒口感黏稠,香甜无比,我一口气喝了两碗。



    吃罢了早饭,老徐冲我做了个手势,把我带到后院。我环顾四周,此时朝日初升,山风清新,耳边可闻虫鸣鸟叫,远处巍峨的中山陵隐约可见,真是一个适合修身养性的好环境。我放眼在后院一扫,好家伙,院里摆满了各种尺寸的石碑,比房前还多。它们或立或躺,足可建起一座碑林。



    老徐住在这么一座废弃营房里,居然囤积了这么多石碑,他到底是什么来头?


    老徐径直把我带到一块平放的石碑前面。这石碑高约一米五左右,上面刻上一百多个字。我读了下内容,这块碑的文物价值不大,是清代光绪年间南京当地某乡绅给自己母亲立的,文字也没什么出奇之处,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她的生平,然后没了。



    在这块碑前,一字排开放着拓纸、墨汁、椎包、棕刷、排笔、毛毡等拓具,排笔略秃,毛毡边缘颇有磨损痕迹,想必这些东西都是老徐平日用惯的。

阅读古董局中局2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