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旋涡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路伐夏时,这个老臣担任同知枢密院事,极度反对大行皇帝的冒险行动。



    其后迁知枢密院事,加枢密副使。

    理由是‘宰相,国家重臣,与天子共治天下之股肱,礼绝百僚,群臣避道之大臣’,假如‘太皇太后深治其罪,老臣恐天下士大夫失望’,更会‘使天下人知我朝选人失当’。



    而且‘此非祖宗善待儒臣之制’何况‘自仁庙以来,祖宗未尝深罪宰执’。



    一篇上书看完,太皇太后就有些脾气了。


    连粱惟简来请她吃御厨煮的她最爱的莲子羹也不想吃。



    等向太后带着赵煦到她面前的时候,这位太皇太后还在气头上。

    因为,上上辈子,她就是这样的。



    脾气一上来,除了司马光、吕公著能劝得住外,其他人只要但凡不顺着她的话说,就可能要被责骂!



    而司马光、吕公著能劝得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会说话,而且说话非常好听。



    张嘴就是‘陛下女中尧舜’,哄得这位太皇太后几乎不记得自己姓什么了。



    向太后听着太皇太后的话,差不多知道发生了什么?



    于是,小声的说道:“娘娘恕罪,新妇以为,孙学士所言,不无道理!”



    “我大宋祖宗以来,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熙宁中,文潞公,便是以此劝谏大行皇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那个老臣,曾是她比较属意的元老大臣。



    出身也好,乃是大行皇帝潜邸大臣——她丈夫给大行皇帝选的臣子。


    就在不久前,通见司的人,又递来一封老臣入京赴阙后的上书。



    太皇太后刚开始接到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


    熙宁、元丰时代,曾屡次劝谏大行皇帝,将息兵革,与民生息。


    永乐城大战前后,因极力反对不果,以疾请辞,于是用观文殿学士知河阳府。


    反而用了全部文字,来劝说她‘不可重贬左相’。

    后抱疾,以病归家,大行皇帝褒扬旧臣,于是命提举嵩山崇福宫。



    可就是这样一个,曾一度让太皇太后属意的元老大臣,在回京赴阙的第一封上书之中,却一字不提熙宁、元丰种种弊端。

    太皇太后正在生闷气。



    生闷气的原因很简单。

    第六十四章 旋涡 (第1/3页)


    保慈宫。

    “娘娘怎了?”向太后一眼就看出了这位太皇太后在生气,连忙上前问道。



    “还不是那个孙固!”太皇太后抓着手中的上书,依旧气鼓鼓的说:“身为元老大臣,回京赴阙上书,却不言军国之事,只为一个罪臣求情!”



    “还说,若是老身深治其罪,就要让天下士大夫失望了!”


    赵煦在旁边听着、看着。



    对自家这位太母的样子,没有丝毫的意外和诧异。

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