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章 向太后:吾必杀汝!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自己也明白,似乎碰了不该碰的东西,赶紧请郡,先出去避避风头。



    知邵州关杞,终于上报了完整的有功归明人以及本地乡绅有功名单,一共三百三十二人。

    赵煦全程沉默,没有说话。



    然而吴居厚依旧再三谢恩,叩首而去。



    在吴居厚心中,他一直觉得,若非少主在位,他不死也是被贬岭南。


    现在,还能去庐州担任知州。



    这只能是少主和两宫求的恩典。

    昭宪杜皇后是太祖、太宗的生母,也是传说中金匮之盟的订立者。



    然而,杜氏外戚,早已经消失在了汴京。



    至少,真庙开始,这汴京就没了杜家的影子。



    直到上个月,杜家再次浮出水面。



    杜家人就剩下三兄弟了。



    而且,官职也沦落到了左侍禁、右殿直这样的低级武臣,最小的弟弟甚至还是布衣。



    他们浮出水面,是因为两个哥哥,恳求朝堂将他们的战功分给弟弟,以便给弟弟一个官身。



    这种小事本来是不可能到御前,在吏部或者枢密院就解决了。



    可他们的请求,一送到汴京,相关官吏按照制度查他们在吏部的脚色,查出来是外戚之后,不敢怠慢,直送御前。



    “昭宪皇后外戚百年后,已是布衣……”太皇太后叹道:“我高家,汝向家,百年后未知又在何处?”



    向太后听着,知道太皇太后要说什么,于是盈盈一礼,拜道:“娘娘,儿孙自有儿孙福……”



    “何况,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乃是天理……强拦不得的!”



    太皇太后道:“总归要尽人事,才能听天命……”



    向太后于是拜道:“臣妾唯娘娘旨意是从!”



    太皇太后欣喜不已,扶起向太后,说道:“老身也是为了长远计议!”



    高家、向经,能多富贵一天也是好的。



    ……



    下午,赵煦午睡醒来后,发现向太后已经在他榻前了。



    “母后怎来了?”赵煦微笑着问道。



    “母后来看看六哥……”向太后微笑着:“六哥好像又胖了些呢!”



    说着,就伸手在赵煦脸上摸了摸。



    小官家的脸,确实是比上个月又圆润了不少。



    不再是最初那个在庆宁宫里,抱着她哭,无助的祈求她保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两宫再迟钝,也不可能让枢密院外的文官士大夫,插手禁军特别是殿前司的人事。


    嗯,这是个傻子。



    上个月曾经胆子大到居然上书去议论三衙管军阙官的问题,还提议设置七八个管军。


    所以,宋彭年被罚铜、训斥。


    两宫命有司,酌情在故事的基础上,推恩赏财帛,有官者予减磨勘或迁官。


    两宫都是训斥了他一番,当面告诫:汝至庐州,当以京东都路为戒!

    同时授给了新归附的各部首领三班借职一类的武资官阶。



    本日,降授中大夫吴居厚,延和殿陛辞。

    两宫诏:科场推恩,可依治平四年故事,正奏名诸科进士,吏部给敕优牒;特奏名进士,中书给敕优牒(熙宁变法,罢进士给敕优牒制)。



    朝请郎、太府少卿宋彭年外放提点江南西路刑狱。

    第一百五十章 向太后:吾必杀汝! (第1/3页)


    元丰八年五月甲辰(十二)。

    不然,难道还是见都没有见过他,而且对新法充满了敌意的两宫?



    ……



    回了大内,赵煦和向太后依旧在保慈宫里,陪着太皇太后说了一会话后,赵煦才告辞,回福宁殿去休息。


    等赵煦一走,太皇太后就忽然和向太后道:“太后,上个月枢密院不是报告说,找到了昭宪皇后亲弟之后吗?”



    向太后点点头。

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