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六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都习惯,并接受了赵煦时不时的单独接见大臣,甚至给大臣安排工作、给大臣下令让他办事,都已经不再会掀起波澜。



    就连汴京人也习惯了。

    每次召见大臣前,都和两宫商议,召见后,也会来汇报一番。



    有事情先商议好,得到同意再做。



    这既是表明他的态度,也是他能够日拱一卒,而没有引起任何不良反应的根本原因。


    得了两宫同意赵煦就当着两宫的面,让石得一去通见司,将传召司马光后日入宫独对的旨意下达。



    至于为何选择后日?纯粹是赵煦需要调整一下心态。

    “官家果然是信老臣的!”司马光在心中欢喜不已。



    心中那少少的担忧,已经不翼而飞。



    因为他知道,只要他能让官家信任他,并接受他的道。



    那么,王安石就算能赢了现在的他,也绝赢不了将来!



    官家一旦亲政,只要念及他司马光的赤诚肺腑之言,采纳他的忠贞之见。



    那么天下大治,四海升平,只在眼前。



    于是,司马光回家后,就开始整理那些他这些日子来一直在整理和收集的案例。



    这一桩桩案子,这一个个例子,都足以说明,王安石当年错的离谱!



    ……



    北方的汴京,没有雨雪。



    但在遥远的南方,江宁府之中,却已经下起了大雪。



    保宁禅院内,王安石遥望着半山园里,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色。



    手中的信件,在他指间跳动。



    信,来自遥远的京东路,登州!写信的人叫苏轼,随信而来的还有几十斤的海鱼干。



    苏轼告诉他——介甫相公,这些海鱼干很好吃的,而且对身体很有好处,我吃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人都精神了很多……想起介甫相公身体似乎不太好,所以就送来些海鱼干,给介甫相公补补身子。



    随信而来的还有好几种做法。



    根本就将他王安石近些年来,一直参禅吃素的事情,都给忘到了九霄云外。



    “这个苏子瞻!”王安石回忆着去年这个时候,苏轼莫名其妙跑到了江宁来见他的情况。



    然后在两天之内,就和他,还有整个保宁禅院上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他第一次顺利的召见了沈括后。



    朝野都是纷纷吹捧——我大宋兴盛有期!


    赵煦第一次单独召见、接见大臣。



    两宫担心他做不好,朝堂上的宰执也担心他出洋相。


    到现在所有人都麻木了。


    汴京新报,时不时的刊载一下——官家今日崇政殿召见XX。


    不过呢,赵煦还是认认真真的,规规矩矩的做好他的细节。

    很多人都是哦了一声,就把眼睛挪去看三国,或者看看今天胡飞盘又说什么话了——他会不会否定自己昨天说过的话?



    这可是现在汴京人的生活乐趣。

    因为赵煦通过日拱一卒的办法,已经成功的让宫里宫外,都习惯了他时不时的召见大臣独对。



    事情就是这样的。

    第三百零六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 (第1/3页)


    赵煦到了保慈宫后,几乎没有费任何力气,就让两宫同意他召见司马光。

    ……



    司马光激动的接过了通见司送来的许他后日上午,崇政殿陛见独对的诏书。



    他立刻面朝福宁殿方向,再拜顿首:“老臣司马光,恭遵旨意!”


    他已经知道,天子是在看了他的上书后,就立刻去了保慈宫,向两宫请旨的事情。



    皇恩浩荡!

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