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章 金融工具人(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进士的多少,已经和经济发达与否,直接成正比了。



    除了开封府这个怪胎外,将历代以来科举进士名单,以及宰执籍贯们整理一下就可以知道了。

    因为发达的商业,让这些地方的人,可以培养大量读书人。



    这反过来,又反哺了当地的教育产业。



    大量书院、学院遍地开花,读书人可以很方便的出游交际。


    由此不断形成正向循环。



    像福建,从国初的科举战五渣,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冠绝天下的科举强路。

    因为当时的陕西,已经连一张安静读书的书桌都放不下了!



    哪怕到今天,陕西各路军州,也依然如此。



    于是,陕西发解试出来的举人,到了汴京根本卷不过别的地方的人。



    陕西进士数量,在整个大宋排在倒数。



    甚至可能还不如,素来被人视为畏途的两广。



    这就是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投入越多,教育越强,教育越强,投入越多。



    下定决心,黄良摒弃掉自己的其他情绪和犹豫,他顿首再拜:“官家教训的是!”



    “错非官家提点,草民几酿大祸。”



    “草民惶恐……不敢欺瞒官家,草民之所以起意要做这钱引买卖,本无大志,只是目睹长久以来,天下商贾周转钱帛之不便,又尝读圣人之书,知圣人教化,于是起意以钱引铺便利天下,用飞钱让天下没有难做的买卖!”



    这对他来说,是一场豪赌。



    赌的就是,那位少年官家,是有意扶持于他。



    证据就是,官家自己说了——此事做得好了,利国利民。



    于是,他押上一切。



    搜刮了脑子里能想到的一切词汇,来为他的行为张目。



    但内心的忐忑,却是无比剧烈。



    一旦赌错了……



    黄良知道自己的下场!



    死都是轻的,连累家族,祸及妻儿才是正常剧本。



    所以,他说完就趴在地上,紧紧的将脑袋贴着冰冷的地面。



    然后,他就听到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哈……”少年官家在厅中,似乎是拍着手,笑的前仆后仰:“说得好!说得好!”



    “就是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买卖!”



    “汝这圣人之书,还是读进去了。”



    黄良紧紧的俯首在地上,立刻说道:“草民粗鄙之见,微末之志,让官家见笑了。”



    少年官家止住笑声,但声音里的快活,依然洋溢在话语中,仿佛他刚刚无意中说的那句话,让这位少年官家极为满意,也就是所谓的‘龙颜大悦’。



    便听着他说道:“这句话,应该做成旗牌,立在日后汝开的钱引铺前,更当刷在钱引铺的墙壁上,让铺中上下人等,入铺之人都能知晓汝的志向!”



    黄良当即磕头:“诺!草民谨记官家教诲!?



    他内心在此刻变得狂喜起来。



    过关了吗!?



    官家认可我了?



    我抱上了官家大腿!!!



    我成为了官家的奴仆?!!!



    我没有在做梦吧?



    黄良此刻想起了,最近汴京城里的传奇人物——孙家正店的孙赐。



    从酒博士到正店之主,已是传奇。



    而从一个小小的正店之主,汴京城任何一个衙门都可以拿捏的商贾,摇身一变,成为‘官家庆典义商’,甚至被人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脑子也都非常灵活!



    所以,才能有那么多的商业创新,出现在福建,也才能走出那么多的进士。


    他长长的吁出一口气,然后一咬牙,心道:“赌了!”



    这个时代的福建人的赌性本来就很大。


    是的,在大宋现在的情形下。


    大宋现在,进士最多的地方,集中在两淮、两浙、福建、江西。


    为什么是这些地方?

    宰执也大量出自这些地区。



    而这些地方,都是经济发达、商业氛围兴盛的地区。

    官家说这些话什么意思?



    官家是在敲打我?还是在鼓励我?

    第四百一十章 金融工具人(2) (第1/3页)


    黄良瑟瑟发抖的趴在地上,心中无数念头都在纷飞。

    福建士子在大宋官场上的数量越来越多。



    而其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人,连读书都读不安稳。



    典型的例子就是张载。


    张载年轻的时候,曾起意投笔从戎!



    为什么?

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