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四章 廷推(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这操作,太赵家了!



    在白麻纸上,赫然有着一行字:廷推票选,不记名、不录名、不唱名,公等于大臣名录之下,以画圈勾选,既为投票。

    根本不可能查清楚。



    原本大臣们以为,说起异论相搅,先帝已算集大成者。



    不意,如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当今这位,用这异论相搅之法,更是炉火纯青。



    道理是很简单的。

    文彦博拿着手里的白麻纸,和张方平对视了一眼。



    这两位,都是大宋政坛的不倒翁。



    他们可太清楚,这一招的杀伤力了。



    所以,在对视一眼过后,两位元老就各自错开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们两个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一个可能。



    这白麻纸上,会不会被人提前做好了记号?



    若是这样的话,大臣们确实很难搞懂谁给谁投票了?



    但官家肯定知道!



    这样一来,官家岂不就能从投票的人里,筛出那些各自阵营里的潜在的背叛者了?



    要知道,挑动派系内斗,一直就是赵官家们的拿手好戏。



    于是,两位元老看向自己手里的白麻纸,然后提起笔,认认真真的在上面圈了三个圈。



    而他们两人的选择,几乎一模一样。



    蒲宗孟、范纯仁、曾孝宽。



    选蒲宗孟,是为了示好,万一官家真的做了记号,就可以告诉官家——我们这些老臣是坚决拥护官家用人的。



    反正,他们感觉,应该除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人去选蒲宗孟了。



    选范纯仁,则是出于自身考量选的。



    范仲淹的儿子,怎么都得帮一下场子。



    况且,这个年轻人确实不错,就算这次不能拜任宰执,再过两三年也应该可以了。



    至于为何选曾孝宽而非韩忠彦?



    这两个老狐狸,当然有自己的想法。



    一则,曾孝宽是曾公亮的儿子。



    而曾公亮,熙宁时曾经是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后,便发放下去。



    在场宰执、大臣和元老们,拿到这些白麻纸,就眼皮子一跳。


    赵煦早已经和两宫商量好了办法。



    便按照着商量好的办法,命梁从政取来准备好的白麻纸,现场命入内内侍省的内臣,将奏举的大臣职务、姓名、籍贯、年龄,分别誊抄到对应的表格上。


    许多人甚至忍不住抬眼,看了一眼殿上。


    换而言之,就算我跳反,也不会有人知道。


    谁选谁?谁又没有选谁?

    更妙的是,这上面还说了:公等各可推选三位大臣。



    这就更将使得投票人,隐匿在茫茫人海之中。

    呈现在赵煦和两宫面前的执政候任名单,就是蒲宗孟、韩忠彦、邓润甫、曾孝宽、吕大防、范纯仁、王存、李常、曾布等。



    然后,自然就是投票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廷推(2) (第1/3页)


    等宰执们一一上表,推荐完毕。

    当投票变成了个人私密性极强的选择后,很多出于立场、原则等政治正确的考虑,就全部退居其后了。



    现在,新党的大臣,可以投旧党了,旧党大臣也可以投新党了。



    而且,没有人能说得清,到底谁背叛了祖宗之法(新法)。


    对官家来说,这当然是好事。



    甚至……

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