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七章 求和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部分豪族、土官,千百年来都是这样的。



    谁赢,他们就帮谁!

    还不要他们纳税,甚至,肯拿钱买他们的粮食。



    侗丁们上阵杀敌,若有首级,也是当场兑现赏赐。



    黄橙橙的铜钱,一把一把的撒下去。


    侗丁们眉开眼笑,只恨不得为大宋官军冲锋陷阵。



    土官们就更开心了。

    尤其是粮食,大部分都可以在本地获取。



    这让广西方面的后勤压力,直接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基本上,只要将军需物资、药材、铜钱、盐巴、茶叶运到前线就可以满足大军。



    没了粮食的损耗,苗时中的压力大大降低。



    这些,章惇在来的路上,就陆陆续续的通过了各种军报、脚递、文书知悉了。



    所以,他看到出迎的土官们,立刻微笑着下马,一一扶起他们:“诸位皆朝廷忠臣,社稷栋梁,此番王师南征,多赖诸位襄助,本官必上表朝廷,为公等请功!”



    南征,顺利的不像话。



    以至于章惇到现在都还有些恍惚。



    此番进军,宋军在跨过边境时,兵力只在四万上下(狄咏五千人、田仕儒两千思州兵入广源,苏子元将兵三千入思琅州,钦州、廉州合兵三千入苏茂州,侬家合莫家等广西土司兵万五千上下,合围广源)。



    但在跨过边境的时候,宋军兵力就膨胀到了六七万!(广源侬氏旧部,起兵五千来助,思琅州刘引将兵三千,襄助苏子元,苏茂州张衍出兵两千,为钦州、廉州前导,门州王静遣其三子,各自将兵一千五为宋军保护侧翼,其他各地土司,纷纷起兵或为宋军转运粮草,或协助宋军行动。)



    而现在……



    保守估计,宋军兵马在十万上下。



    其中六万以上,都是交趾北方的土官、豪族兵马。



    虽然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阵仗经验的侗丁,属于乌合之众,指挥更是乱七八糟,互不统属。



    彼此之间,甚至频繁的出现火并、斗殴。



    但就是这样一支七拼八凑的军队,已将交趾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拿了下来(虽然大部分地方,根本没有发生战斗,就是当地土官,把交趾派来的官员一杀,当地的读书人一清洗,然后就宣布归义大宋,奉表称臣)。



    而且,还将交趾北方主力,都给围住了。



    就在昨天,苏子元派人快马来报:王师已克七源城,交贼伪七源州知州、刺史等皆死,斩俘贼兵万余。



    只能说,交趾兵马确实暗弱!



    他们过去能阻挡王师,靠的全是地理、气候。



    如今,攻守之势异也!



    拥有地利、人和优势的变成了大宋。



    交趾败亡,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土官们听了章惇的夸赞,纷纷再拜:“能为官家效死,乃是下官等的福气!”



    更有戏精泪流满面,哭着说道:“列祖列宗啊!不孝子孙,终于等到了王师南下,再见天子大臣矣!”



    章惇只能是微笑着,一一扶起这些家伙。



    更走到那戏精面前,将之扶起来,温言相劝:“公能知大义,归附朝廷,当可无愧祖宗!”



    然后他问道:“未知公之先是?”



    那人擦了擦眼泪,昂首傲然说道:“下官之先,乃故大唐工部尚书韩公讳愈老大人!”



    章惇的笑容凝固在脸上。



    韩工部?



    那可是大宋所有文人士大夫的偶像!



    大宋文坛的古文复兴运动,就是打着韩工部的旗帜开始的。



    你确定吗?



    你有证据吗?



    这人也是脸皮厚,面不改色的道:“当年,先祖贬嫡岭南,于潮州教化百姓,乃生吾之祖讳德公,德公迁广南,居于钦州,后避战乱入交州……”



    好吧!



    果然是攀附。



    但……章惇是个现实主义的人,所以他根本不计较,直接道:“原是韩工部之后,失敬失敬!”



    所有土官,顿时眉开眼笑。



    我们现在既有大宋太皇太后的亲叔认可,也得经略相公承认。



    那,我们就确实是中原名族,世家大姓之后!



    门阀世家,在大宋早已经销声匿迹,所谓三姓九望更是已无影无踪。



    但在交趾,依然是深入人心,令人仰慕的豪门。



    这就好比是现代的那些欧洲大牌。



    虽然,老欧洲早就破败了,无论技术、经济、工业,都已经掉队。



    可全世界依然有无数人,肯溢价买他们的牌子。



    这就是逼格的影响力。



    而门阀世家,曾主宰中原千年。



    他们虽然在中原,被五代的战火,碾成了粉末。



    但整个世界,依旧有无数人,肯为之买单。



    明州的商贾,经常出海去日本、高丽。



    船上的水手抵达目的地后,经常会被当地妇女引诱,从而和对方发生关系。



    而这些人的丈夫,甚至就是在门外听着的。



    甚至传说中,还有日本妇女,漂洋过海到明州、福建等地,与当地士人度种的故事流传。



    这就是汉唐余威,留给大宋的遗泽。



    章惇作为福建人,他自是听说过不少故事传说。



    所以,他只是稍微惊讶,就适应了下来。



    然后就在狄咏等人的簇拥下,进了北件城。



    当日,章惇在北件设宴,与诸土司饮酒。



    席间,自是温言软语,平易近人,充分展现了章惇做事用人的特点。



    他这个人,对自己人,从来都是温柔、体贴的。



    不然他也不会有那么多朋友。



    可对敌人,他从不留情,冷酷残忍。



    哪怕冒天下之大不讳,也要赶尽杀绝,不留后患。



    ……



    李常杰穿着甲胄,远望着那些在远方的丘陵之中巡弋的宋军骑兵。



    他伸出舌头,舔了舔干涸的嘴唇,那密布血丝的眼中,满是绝望。



    “太原城,还是没有援军来吗?”他低声问着在他身边的亲弟弟李常宪,也是跟着他南征北战的心腹。



    李常宪摇摇头:“自从五日前,最后一位从太原城来的使者,抵达我军营垒后,太原城就已经和我们失去联系。”



    “就连太原城是否还在大越手中,也不知晓!”



    李常杰沉默的看着那些宋军骑兵,在他的视线中,巡弋着的身影。



    老实说,宋军骑兵并不多。



    估计不超过一千五百骑,但他们就像一条条黏人的毒蛇,时时刻刻巡弋着、游击着、逼迫着李常杰,让他浑身难受,偏偏又找不到办法。



    因为去的人少了,骑兵稍微一引诱,就可以将这些吃掉。



    若去的人多了,阵仗太大,还没出营,宋军那边就已经知道了。



    等李常杰准备好了,宋军也准备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前来说,随着宋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整个交趾北方,都已经倒向了大宋。



    就连富良江以南,尚未被战火波及的江南平原地区,也有豪族遣人来与大宋交通。


    “末将恭迎经略相公!”狄咏恭身而拜。



    土官们蜂拥向前,纷纷拱手:“下官等,恭迎经略相公!”


    这很现实,也很寻常。


    现在,大宋在战场上稳站上风。


    承认他们的地位,授予他们正式官职,赐给官印、告身。

    自然,土官、豪族们就会用脚投票。



    何况,大宋对他们是真的好。

    章惇骑着马,在左右护卫下,来到了北件城之前。



    狄咏已经率着北件的土官、将佐出迎。

    第四百三十七章 求和 (第1/3页)


    无数旗牌高举,仪仗如林。

    大宋太皇太后的亲叔叔,不仅仅承认他们了他们的忠臣身份,还认可了他们的族谱。



    一个个摇身一变,成为了历代名臣之后。



    某些胆子大的,甚至直接攀附三姓九望。


    所以,如今的狄咏大军,压根不是在外线作战,而是在内线作战。



    粮草、药材,甚至箭矢什么的,有大约一半,都可以在本地直接获得。

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