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裘德考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百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冒着风险,求助于几个当时自己不熟悉的文物走私犯,让他们介绍一些长沙这行业里面的人。



    这又是几经波折,不过工夫不负有心人,后,终于给他联系到了一个肯和他合作的中国人。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三叔,直到他第一次西沙之行回来,开始调查这件事情,问了解家的老大,才知道了一些来龙去脉。不过,这事情和裘德考的事情并无关系。这里没有必要再提。



    解连环和裘德考接上头之后,裘德考就将自己的计划寄给了解连环。那是一份详细的资料,附上了那个老人画的青铜丹炉的草图和一只先进地照相机。他让解连环首先必须要确认那座道观是否还——那段时间,古迹庙宇这种东西属于四旧,有可能已经被毁掉——然后。收集这丹炉的信息,拍摄照片,发回美国确认,如果一切无误。那么,再寻找机会将这东西走私出国。



    解连环虽然不懂下地的事情,但是去一个地方,看看东西不,打听打听事情,还是能做的。他拿到资料之后就去了山东,根据资料上老人的回忆,找到了修建那座古道观的山区。


    万幸。因为道观十分的偏僻,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滋扰,风云飘摇地十年中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不过,老道士已经死了,只剩下老道的儿子,也是风烛残年。解连环拍摄了道观和那个青铜丹炉的情形,发回了美国。裘德考拿出翻译出来的图案一对比。果然那老人说得没错。青铜丹炉盖子上的图形就和帛书上一模一样。不过,对于这丹炉地来历。因为年代过于久远,那老道的儿子也只能说出一个大概,和那老教授说的内容也差不多,得不到多的线。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他很想亲眼看看老教授口中的那只青铜丹炉,然而,这当时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当时一个美国人要到中国去,相当的困难,特别是他这样臭名昭著的文物贩子。



    不过裘德考这人是非常自负的,他想做的事情,没有人能阻止。他还是想了办法:自己不能到中国去,但是这么多年地文物活动下来,他中国有着严密地关系网。他开始设法联系中国的老关系,想办法找人进祁蒙山,到那个深山道观之中去看看,了解一下情况,好,能够把那个丹炉偷出来,运到美国。


    他告诉裘德考,这个花纹是丹炉的盖子上,形状和这图形一模一样,他绝对不会记错。如果他想知道得多,可以想办法去那个道观了解一下情况,不过,沧海桑田,现那地方还不,要看你的造化。



    裘德考听了之后,又是兴奋又是失望。兴奋的是,显然这份图形背后的东西,比自己想地还要丰富;失望的是,听完这些叙述,他对这个图形仍旧一无所知。


    当时地中国刚刚受过十年浩劫,百废待兴,他的老关系已经荡然无存,老一辈的土夫子,都解放后的清肃中死的死,逃的逃,文物走私这一块,已经完全重洗牌。他借助自己国民党中的关系,几乎用了所有的渠道,都找不到一个认识的人。


    这个人,就是解连环。


    说得通俗一点,文物走私这一行是要有手艺手。拿货、鉴货、估价这些技术,没有二三十年的锻炼积累,是成不了气候的,而你没有这些能耐,就算你主观上再想入行,也没法找到门道,你的买主不会理你。所以,如果裘德考能够通过中间人联系到解连环。就说明解连环必然已经和这些人有了生意来往,而且取得了对方的信任。这想来以解连环地本事,是怎么也不太可能的。

    解连环是怎么进这一行的,三叔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当时的大环境,连解家老爷子都不敢涉足老本行,只能吃吃老本。这走私文物是大罪,和现的贩毒一样,是脑袋别裤腰带上的活儿,一般不是急着要钱救命,谁也不敢去干这个。



    而解连环当时就是个纨绔子弟,完全二世祖,解家老爷子有意洗底,从小就不让他接触家族生意,也不让他学东西,所以无论胆量、眼界、阅历还是其他的客观条件,他都不可能会进到这一行来,加没有理由能够和国外的走私大头联系上。

    那老道就称赞他眼光很厉害,这丹炉确实不普通,是解放前一次地震,从山里塌出来地,当时一起塌出来的还有很多的死人骷髅,村民很害怕,就抬到这里来给神仙镇着。已经是有六十多年了。他当时还小,具体什么情况也不清楚。



    老教授听了就觉得越发有趣。然而当时兵荒马乱,自己的身份又特殊,也没法进行多地调查,他就道观里琢磨了一段时间,后来也就没有下文了。不过,当时境遇和环境让他对这件事情的记忆非常深刻,对于那个丹炉的形状和花纹,也记得十分清晰,所以一看到裘德考给他看的图形,他就认了出来。

    第八章 裘德考 (第3/3页)


    老教授不是学历史的,但是当时的老夫子,对于这些都有点阅历,他很感兴趣。就问了老道士,这丹炉是从哪里来的。

阅读盗墓笔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