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平安镇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离开楚境之前,倒是见到了虞国公。

    于是行礼,于是告别。



    姜望孑身挂剑,踏风而行。



    人们说天人走向天道的过程,是“见道”、“得道”的过程,天资绝世的天人,在这个过程里,走向亘古永恒的强大。


    在姜望的感受里,天人走向天道的过程,是溺水的过程。



    失去情感,失去一切。

    却也只能是半成品。



    第二重天人态本就比第一重天人态更强,更难封镇。再加上左嚣只能自外而内,在不能触动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具体接触第二重天人态,只能通过姜望自己的感知描述,来做设想构建——这当然是谬以千里的。



    这些天姜望除了不间断地学习封印术,就是不断研究自己的第二重天人态,让自己能够完整剖析它的所有细节,力求让左嚣有更准确的认知,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创造封印术。



    现在也只能说,道阻且长。



    的推演,越到后面越进展艰难。所以左嚣连亓官真都请来——当然不是真的让亓官真把天人状态当病治了。而是有一些危险的想法,想要尝试。比如能不能像剜疮一样将天人状态剜掉……



    亓官真是请来为姜望保命的。



    最后也是行不通。



    天人状态又不是身上生出一个瘤,或长了一个疮。而是修行者在某个阶段,踏入奇妙的境界,靠近了关乎于天道的永恒真理。



    把姜望剥皮拆骨,也拆不掉这天道的青睐。



    一直以来世人都公认,最擅长封印术的乃是旸国皇室。



    而旧旸姞姓皇族,是青帝姞厌倏的后人。



    此君是远古八贤之一,曾日夜巡游于人类领地,使无数不得超凡的普通人,免于邪祟侵害。更开创了独属于人族的封印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以弱驭强的驭兽术。



    日游神夜游神的神话传说,就是从她的事迹演化而来。后来的人族修行者,在封印术、驭兽术上,都奉她为祖。



    也就是这两道修行都没落了,不复辉煌盛景。旸国也覆灭,姞姓皇族现世无存。这位同时是“封印之祖”、“驭兽初祖”的“东方之祖”,才渐渐地淡化了存在感。



    作为继旸国之后的东域霸主,齐国的确在某个时间段,自陈继承了旸国遗产,还说自己是故旸正朔呢。



    但真正第一时间瓜分旸国,“食旸而肥”的,仍是当初的“日出九国”。



    当然,曾经显耀东域、争雄一时的日出九国,六国已为齐国所灭,剩下的旭、昭、昌三国,也都俯首称臣。



    说一句“旧旸之珍,尽齐人府库”,并没有太多问题。



    就连昔日太阳宫,也成了现在的稷下学宫。



    不过多年战乱、累有国灭之后,旧旸皇室秘法,大多失传。青帝嫡传的封印术,更是早就零落。



    整个齐国,还真没有哪位擅长封印术的宗师,能够说在封印术上比左嚣更强。



    这也是一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是姜望最后读的那一本。



    封面上写着:。


    人走之后,满屋的书,都不能填满那种空荡。



    书桌上打着一束窗光,在光圈之外,平放着一本已经合拢的书。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曾被翻阅,此刻也缄默在强光不及之时。


    作者是,左丘吾。


    他穿着常服就来了,截路于长空,也不说别的,径递来一个食屉:“迫于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人家的威胁,专门给你做了一屉‘净意神定糕’,感觉要抵挡不住天道的时候,就吃一个,多少能缓和些。一共九个,省着点吃。”


    又补充道:“多了也没用。”

    姜望接过食屉,轻轻嗅了一下,笑容灿烂:“好香!”



    屈晋夔道:“多了没有。”

    热闹了一个春天的书房,在夏天来临的时候,变得很安静。



    每天都对坐于书桌前,学习钻研封印术的爷孙两人,都已经离开。

    第三十七章 平安镇 (第1/3页)


    “我就不送了。前路自己把握。”左嚣最后说。

    在抵达终点的那一刻,就杀死了自己。



    现在倒也不是死前告慰之时,不存在什么“及时行乐”、“最后疯狂”,他可不觉得自己会死,不认可必然失败的结局。



    而且即便被天道吞没不可避免,明日就要死去,他的自由也是向上,不是向下。


    独自离开楚国的姜望,带着左嚣为他设计的半成品的封印图,意欲镇封第二重天人态的。



    这名字当然寄托了长辈美好的盼望。

阅读赤心巡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