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八章 决战之前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军的重伤员,都得到了妥善照顾,而都恢复的不错。



    永平寨根本不像是过去宋军之中,那种纯粹将伤兵丢到一个地方等死,免得他们在营中日夜哀嚎,影响士气的地狱。

    章惇点点头,在永平寨,他也看到过类似的地方。



    “燕公事,这样蒸煮、烘干布条,吾闻永平寨诸军医言,乃为杀毒,这些布条何来毒?”章惇问道。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疑惑。


    在大宋举凡大儒,都会涉猎一些医术。



    其中好多人的医术水平,甚至堪比当代名医。

    “而火乃至阳至刚之物,天生克一切阴邪,故以大火蒸煮包扎所用之物,可灭邪、消毒,让那邪气无机可乘!”



    章惇听着,感觉这些理论有些耳熟。



    似乎是缝合了好几家儒学的理论,用医理阐述而出的东西。



    于是,他看向燕辰,道:“公事是如何知晓这些的?”



    燕辰昂起头,回想着官家当初对他解释说过的话,于是,正色道:“此乃圣人之教也!”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



    章惇一听就明白了。



    这是那位官家的理论!



    强调万物皆可格,万物皆有道,万物皆有理。



    所以,这治伤之事,就是格出来的道理?



    章惇心绪一转,立刻赞道:“善!”



    “公事以圣人之教,推诸伤病,活人无数,可谓行在道中矣!”



    虽然,章惇不知道,这些事情,到底是燕辰和那些军医们,为了拍当今官家马屁而特意将这些东西和格物之道牵扯上的,还是这些本来就是那些少年官家旨意下,格出来的东西。



    但,作为大臣,章惇知道,在这种事情上跟随官家是没错的。



    自古皆如此。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当今官家喜欢格物,自然未来会有无数人投身于此,以求赏识、幸进。



    他章子厚也该投身于此。



    于是,章惇道:“格物之道,无愧圣人大道!即使只求其分毫,也可活人无算。”



    “吾当景从之!”



    左右只当章惇是喜欢格物致知的调子,纷纷逢迎、吹捧起来。



    但章惇却已经知道,回头是该让章援、王棣两人来伤兵营,和燕辰等人请教伤兵营里的条例、法度,然后写成奏疏,送去京城。



    而且全文应该紧扣格物致知这四个字。



    托古改制,以孔孟之名,行当代之政。



    王莽之后,士大夫都已经学会了。



    章惇继续巡视。



    于是他发现,前线的伤兵营和永平寨的伤兵营,是两个概念。



    永平寨在后方,是重伤员的养伤之地。



    所以注重照顾、养护。



    像是高级军官以及土司,甚至有专人贴身照顾。



    而前线这里的伤兵营,主要是做包扎、清创、救命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广源、七源、决里隘、北件等地的宋军重伤员,在前线经过包扎和止血后,最终都送到了永平寨。



    在永平寨,他们有军医照顾,女医护帮忙换药、喂饭、喂水、换洗衣物。


    在西平州的时候,章惇就视察过好几次位于永平寨的伤兵营。



    哪里是照顾宋军重伤员的地方。


    寨中还雇了许多当地农民,打扫卫生、清理污垢,熬煮汤药、茶水。


    在这前线,宋军则将伤病营,设置在军营附近。


    “经略,这里是为伤员蒸煮包扎伤口所用之布条之地。”燕辰解释着。

    燕辰作为伤兵营的负责人,带着章惇行走在冒着蒸汽的灶台之中。



    石炭在灶台下燃烧着,锅中冒起白色的蒸汽。

    章惇在狄咏、田士儒等人的簇拥下,开始巡视宋军营垒。



    章惇视察的第一站是伤兵营。

    第四百三十八章 决战之前 (第1/3页)


    元祐元年春三月甲申(27)。

    章惇虽算不得什么名医,可他到底也是读过医书,知晓一些医理的。



    燕辰笑道:“经略有所不知,天下万物,皆有阴阳,既有阴阳,自分正邪。”



    “万物阴阳相生,正邪相依,故而万物皆有毒!”


    “只是平日里,大部分人正气充足,无惧外邪,然而,受伤之后,伤口裸露于外,直接与万物接触,这便给了邪气可趁之机。”



    “所以,伤口清创、包扎、养护,便乃治伤第一要务!”

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 请关注无双小说网(www.buxia.org)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